当前位置 > 资源共享 > 科普资源 > 展览展品

实物展览:“华夏之光”系列主题展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

更新时间:2021-06-11

展览内容:通过文物复制品、模型、实物、图文等,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本系列含展品近两百件,展出场地适用面积为800-1500㎡。

一、展览简介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的方式,使观众化身古代旅行家,切身感受沿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与物质文明,进而体会到丝绸之路在传播科技、联通人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展览由互动展品、实物模型、文物仿制品、多媒体、图文板、线上导览/游戏、手工坊、主题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多种内容构成。

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

展品数量:88件(套)。

展览性质:面向国内外的短期专题巡回展览。

展览共分为以下六个分主题:

1.对异域的想象。通过展示身处丝绸之路两端的东西方文明对异域的想象,促使观众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与作用。通过“马可•波罗”这一古代丝路商旅形象,引导观众以马可•波罗的视角观察丝绸之路动态地图上的物产、知识和交流情况。

2.带什么商品去中国。观众以古代丝路商旅的身份,流连于欧洲和西亚集市,了解当地特有商品及其加工工艺、使用方法等。此展区主要展示西域水果、西域宝石、玻璃、西域药材、西域香料等知识。并穿插古代丝路贸易用到的数学知识。

3.驿站与驿道。在此展区,观众“踏上”元帝国发达的驿道和桥梁,“使用”驿站设施,在感受古代邮驿系统的高效快捷的同时,了解古代丝路商旅会使用的马具、水源、茶叶茶具、桌椅、乐器等物品及其蕴含的科技原理,并了解这些事物沿丝路的传播与演变。

4.漫游古代中国。在此,观众“来到”古代中国腹地,徜徉在“前店后厂”式的绸缎铺、陶瓷坊、南纸店,可以了解到丝绸(及棉纺织制品)、陶瓷、纸与印刷术的科技原理、工艺流程、传播过程和国际影响。观众还可以在特定时间,亲身体验纺织、陶瓷拉坯、古法造纸、拓印和木板水印等中国传统技艺。

5.海上历险。观众从古代泉州港“出发”,乘上海船,使用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水手的导航技术、航海技术,跨越南海和印度洋。在这个展区,观众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海船船型,建造方法,船属具工作原理,天文、地磁地标等导航方式,测时、测深、测距、测速等测量方法,并通过棋类、数学益智玩具进行海上娱乐。观众通过气势恢宏的“郑和下西洋船队”模型感受到古代中国拥抱世界的胸怀。

6.世界在变。观众在此跨越时空,了解沿丝绸之路的古代学术交流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宇宙的促进作用。“向探险家致敬”以历代探险家现身说法的形式,表达了马可•波罗对后世探险事业的启迪。“古代科技的启示”、“古代科技的新生”以闪回的方式,呼应前面出现过的展品,表现沿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对近现代科技的影响。

二、展品清单

 

展区名称 展品编号 展品名称
对异域的想象 1 我是马可波罗
2 对异域的想象
3 丝绸之路地图
带什么商品去中国 4 这些水果产自哪里?
5 宝石颜色的奥秘
6 宝石有多硬?
7 宝石如何加工
8 来自西方的玻璃
9 如何制造玻璃?
10 中国有玻璃吗?
11 认识西域药材
12 西方古代药材加工
13 怎样加工香料?
14 你认识这些香料吗?
15 记数与计算
16 古代“计算器”
17 东西方的秤
驿站与驿道 18 丝路客商随身带什么?
19 驼具
20 马镫
21 马挽具
22 丝路上的驿站
23 中外驿道
24 元代邮驿制度
25 坎儿井
26 中外古桥对比
27 丝路沿途美食
28 坐具的变迁
29 茶马古道
30 丝路乐器
漫游古代中国 31 东西方的锁
32 丝绸制品
33 丝绸工艺流程
34 丝绸技术的传出
35 东方丝绸的异域风情
36 丝路沿途服装
37 传入中国的棉纺织技术
38 如何辨别丝绸
39 形形色色的纸
40 造纸术
41 造纸工艺
42 印刷术出现前的“复印”技术
43 雕版印刷术
44 活字印刷术
45 宋元名瓷
46 瓷器从何而来
47 制瓷工艺流程
48 陶器上的文化交融——唐三彩
49 瓷器上的文化交融——青花瓷
50 以瓷为媒的商贸与技术交流
51 中国水力机械
52 外国水力机械
海上历险 53 船型,船帆,船舵
54 船体建造技术
55 天文导航
56 地磁导航
57 地文导航
58 海上计时与测速
59 郑和下西洋
世界在变 60 无处不在的玻璃
61 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
62 古代智慧的新生——陶瓷制品
63 古代智慧的新生——蚕丝制品
64 古代智慧的新生——信息存取
65 信息技术的进化
66 “看见”黑洞
67 守望丝路的卫星
68 世界变小了
69 共绘21世纪丝绸之路
70 天文仪器大型化

三、展览图片

 

四、展示视频

五、展览陈设详情:

请访问:https://xnmy.cdstm.cn/vr/71093/

经费及参与方式:中国科协提供本展览实物展品、图片和英文文字内容,进行无偿交流使用。国际合作方提供全部展品的往返运输费及在当地展览的全部费用。有意愿申请者可与秘书处及中国科技馆工作人员联系。

联系方式:张会亮, wosl@cast.org.cn           霍菲菲( 中国科技馆), cstm_international@cstm.org.cn  

实物展览:“华夏之光”系列主题展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

更新时间:2021-06-11

展览内容:通过文物复制品、模型、实物、图文等,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本系列含展品近两百件,展出场地适用面积为800-1500㎡。

一、展览简介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的智慧”主题展览,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的方式,使观众化身古代旅行家,切身感受沿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与物质文明,进而体会到丝绸之路在传播科技、联通人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展览由互动展品、实物模型、文物仿制品、多媒体、图文板、线上导览/游戏、手工坊、主题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多种内容构成。

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1200平方米

展品数量:88件(套)。

展览性质:面向国内外的短期专题巡回展览。

展览共分为以下六个分主题:

1.对异域的想象。通过展示身处丝绸之路两端的东西方文明对异域的想象,促使观众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与作用。通过“马可•波罗”这一古代丝路商旅形象,引导观众以马可•波罗的视角观察丝绸之路动态地图上的物产、知识和交流情况。

2.带什么商品去中国。观众以古代丝路商旅的身份,流连于欧洲和西亚集市,了解当地特有商品及其加工工艺、使用方法等。此展区主要展示西域水果、西域宝石、玻璃、西域药材、西域香料等知识。并穿插古代丝路贸易用到的数学知识。

3.驿站与驿道。在此展区,观众“踏上”元帝国发达的驿道和桥梁,“使用”驿站设施,在感受古代邮驿系统的高效快捷的同时,了解古代丝路商旅会使用的马具、水源、茶叶茶具、桌椅、乐器等物品及其蕴含的科技原理,并了解这些事物沿丝路的传播与演变。

4.漫游古代中国。在此,观众“来到”古代中国腹地,徜徉在“前店后厂”式的绸缎铺、陶瓷坊、南纸店,可以了解到丝绸(及棉纺织制品)、陶瓷、纸与印刷术的科技原理、工艺流程、传播过程和国际影响。观众还可以在特定时间,亲身体验纺织、陶瓷拉坯、古法造纸、拓印和木板水印等中国传统技艺。

5.海上历险。观众从古代泉州港“出发”,乘上海船,使用古代中国和阿拉伯水手的导航技术、航海技术,跨越南海和印度洋。在这个展区,观众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海船船型,建造方法,船属具工作原理,天文、地磁地标等导航方式,测时、测深、测距、测速等测量方法,并通过棋类、数学益智玩具进行海上娱乐。观众通过气势恢宏的“郑和下西洋船队”模型感受到古代中国拥抱世界的胸怀。

6.世界在变。观众在此跨越时空,了解沿丝绸之路的古代学术交流对人类认识地球、认识宇宙的促进作用。“向探险家致敬”以历代探险家现身说法的形式,表达了马可•波罗对后世探险事业的启迪。“古代科技的启示”、“古代科技的新生”以闪回的方式,呼应前面出现过的展品,表现沿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对近现代科技的影响。

二、展品清单

 

展区名称 展品编号 展品名称
对异域的想象 1 我是马可波罗
2 对异域的想象
3 丝绸之路地图
带什么商品去中国 4 这些水果产自哪里?
5 宝石颜色的奥秘
6 宝石有多硬?
7 宝石如何加工
8 来自西方的玻璃
9 如何制造玻璃?
10 中国有玻璃吗?
11 认识西域药材
12 西方古代药材加工
13 怎样加工香料?
14 你认识这些香料吗?
15 记数与计算
16 古代“计算器”
17 东西方的秤
驿站与驿道 18 丝路客商随身带什么?
19 驼具
20 马镫
21 马挽具
22 丝路上的驿站
23 中外驿道
24 元代邮驿制度
25 坎儿井
26 中外古桥对比
27 丝路沿途美食
28 坐具的变迁
29 茶马古道
30 丝路乐器
漫游古代中国 31 东西方的锁
32 丝绸制品
33 丝绸工艺流程
34 丝绸技术的传出
35 东方丝绸的异域风情
36 丝路沿途服装
37 传入中国的棉纺织技术
38 如何辨别丝绸
39 形形色色的纸
40 造纸术
41 造纸工艺
42 印刷术出现前的“复印”技术
43 雕版印刷术
44 活字印刷术
45 宋元名瓷
46 瓷器从何而来
47 制瓷工艺流程
48 陶器上的文化交融——唐三彩
49 瓷器上的文化交融——青花瓷
50 以瓷为媒的商贸与技术交流
51 中国水力机械
52 外国水力机械
海上历险 53 船型,船帆,船舵
54 船体建造技术
55 天文导航
56 地磁导航
57 地文导航
58 海上计时与测速
59 郑和下西洋
世界在变 60 无处不在的玻璃
61 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
62 古代智慧的新生——陶瓷制品
63 古代智慧的新生——蚕丝制品
64 古代智慧的新生——信息存取
65 信息技术的进化
66 “看见”黑洞
67 守望丝路的卫星
68 世界变小了
69 共绘21世纪丝绸之路
70 天文仪器大型化

三、展览图片

 

四、展示视频

五、展览陈设详情:

请访问:https://xnmy.cdstm.cn/vr/71093/

经费及参与方式:中国科协提供本展览实物展品、图片和英文文字内容,进行无偿交流使用。国际合作方提供全部展品的往返运输费及在当地展览的全部费用。有意愿申请者可与秘书处及中国科技馆工作人员联系。

联系方式:张会亮, wosl@cast.org.cn           霍菲菲( 中国科技馆), cstm_international@cstm.org.cn